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坛,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神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规模浩大,气势雄伟,祭天设施完备,被誉为人类建筑艺术的瑰宝。3000多株古柏遍布其间,古朴苍劲,郁郁森森,更为古坛平添了独有的神韵。北京天坛面积广阔,占地273公顷,约等于故宫的2倍,北海的4倍,是中国现存庙坛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四周宽厚的围四,北图南方;中间一条南北纵贯的神路串起两大主体建筑群──祭天坛和祈谷坛。特色鲜明而又富含象征意义。中国古人对“天”的观念,诸如“天为阳,地为阴”、…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金陵科技学院注重文科类"三产"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正是这特定时代的投影和折光。诗人将他的所见所感写进诗中,表现出同情人民、热爱祖国、憎恨黑暗现实的高度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评述了建安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诗歌流派.他主真诚而反模拟,主高雅而反怪俗,主慷慨劲健而反纤仄软弱,主自然清新而反逞才炫巧.在现实与传统的扬弃中反映出元好问的诗学造诣和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学",还是"民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与开发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民国文学"这一看似陌生的概念,而"民国文学"这一概念,也十分有必要郑重地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范畴中予以提出,并加以讨论。"民国文学"相较于"现代文学",因其研究对象更为多元,时间范畴尤为明确,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和明确的边际性,不仅可以与"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呼应起来,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概念在学界内外的浮出水面,以及逐渐被关注,乃至被接受,应是一种可预期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词、诗、文都有杰出成就的女作家。她的抒情词作细腻入微,至真至情,婉约凄绝;她的爱国诗篇贞心若石,慷慨悲壮,豪气逼人;她的文论《词论》内容丰富,立论尖锐,压倒须眉。她冰清玉洁,品位高雅,文如其人,人词同品,“才调美无伦”。李清照在她那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存世古籍破损严重,而古籍修复人才奇缺。金陵科技学院积极试点,创办国内第一个大专层次的古籍修复专业,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教学的开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出身寒微。他四岁丧母,幼年随父读书,聪明颖悟、勤奋刻苦。少怀壮志,却屡试不弟;欲匡时救弊,然怀才不遇。40岁后才考中举人、进士。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维护弱小、抑制豪强。所任一方,五谷丰登,民安盗息。他为文主张“文关国运”,风格主张“直摅血性”,他的诗质朴自然,清新流畅;直抒胸臆,意切情真。郑板桥出淤不染,正直清廉,自爱自尊,多才多艺。高风虽远,后人可鉴。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是当下及未来古籍修复事业的主力军,我国古籍破损情况严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稀少。现代对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各省市大力支持和配合,有着起点高、专业性强的特点。由于现代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异于传统古籍修复匠师的培训,因此在现代社会情势下,培养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综合能力须提上日程。其人才的具体特征是,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传统古籍修复技艺中的合理成分,一方面掌握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新时期新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和实现,要求我们有明确的办学思路、清晰的教育理念,大力进行专业建设,设置新型课程,展开综合性教学,使学生建立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实现理文史哲、文理科、理论与实践等多层次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0.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出身寒微。他四岁丧母,幼年随父读书,聪明颖悟、勤奋刻苦。少怀壮志,却屡试不弟;欲匡时救弊,然怀才不遇。40岁后才考中举人、进士。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维护弱小、抑制豪强。所任一方,五谷丰登,民安盗息。他为文主张“文关国运”,风格主张“直摅血性”,他的诗质朴自然,清新流畅;直抒胸臆,意切情真。郑板桥出淤不染,正在清廉,自爱自尊,多才多艺。高风虽远,后人可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