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卫维 《教师博览》2005,(11):50-51
一看到“风花雪月”这四个字,心里就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至今也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2.
赵咏鸿的《绿色的心》是一篇美文。短短的篇幅,却是那么清新而有哲理。读着它,仿佛是从智慧之树上摘下一串沉甸甸的果实,又似从智慧之海中掬起一捧亮闪闪的珍珠。“生命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心灵便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春花”,作者对不同的生命阶段作了形象的阐发,青年的心如勃勃旭日,中年的心热情似火,老年的心辉煌绵远。作者以早春、仲春、晚春为喻体,构成了一组精彩的比喻,展示了他对生命不同阶段和内涵的理解。如何保持心灵之树常青呢?作者告诉我们要做到心宽、心诚、心善、心纯。是的,人生会经历许多,喜怒哀乐、成败荣辱交织…  相似文献   
3.
她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她是我国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歌唱家,她是歌坛的一个神话,她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她的形象纯朴、端丽而妩媚,她点燃了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她就是常常带给我们美到极至的音乐享受和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的歌唱家彭丽媛。  相似文献   
4.
春雨遐思     
在冬的谢幕声中,舒缓的春风,将昔日的冰雪碎成万千条欢快的雨丝,款款地来到了人间,给温煦的春天做箴言,那日子便不再是苍白,不再是枯黄,而是那嫩  相似文献   
5.
人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梦,影响着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了时光的流逝、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玄妙,朦胧了她的绚丽。  相似文献   
6.
确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考○曾卫维(南昌铁路二中)“大语文教育”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它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语文教育自身的多特性(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知识性)...  相似文献   
7.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孙云晓惩罚是一柄双刃剑@林俊 @宋心美 @曾卫维  相似文献   
8.
一盅旧事     
曾卫维 《南昌教育》2005,(B09):102-104
打开抽屉,整理积压多时的旧日随笔,便有了这一盅心情故事。这盅旧事,零零碎碎,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9.
在南昌铁路一中,一次“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之中,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信件向老师倾诉。年少值青春,花季心事多,那里有学生的心事点点滴滴,仔细阅读渴望诉说的学生讲述自己人生花季欲说还休的心事,让人感到我们关心孩子太少,我们亏欠孩子很多。显然,这些倾诉不仅让我们聆听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最本真的声音,而且更让我们老师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真的对学生有益。现摘发其中部分信件,旨在引起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老师,我想对你说@本刊编辑部 @曾卫维  相似文献   
10.
生命在路上     
曾卫维 《南昌教育》2005,(B09):131-13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学会了行走,我爱走的种子或许来源于李白、三毛、余秋雨?这样的文学,当初给了我怎样的诱惑!那些属于别人的行走中的智慧,可能来自生活中的人们,也可能来自祖先之笔,更有可能来自自然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