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海洁 《广西教育》2014,(33):74-74
预习是学习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性的习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预习的检测,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是他们没有掌握的。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确定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学会自主支配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间交流、师生间交流、小组间交流,可谓形式多样,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效果不佳。一、交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1.只顾交流,不顾反馈一到"交流"的环节,很多老师就会让学生逐次上台展示自己的资料。这样,在整节课中,只有学生不停地说,被动地听。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只是一个"看客"。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也没有太高的参与热情。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老师要及时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