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在70年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我们建立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分不开。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深刻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与《共产党宣言》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本文认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辩证发展规律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发展规律,从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破除旧世界到无产阶级通过发展生产力建设新社会,证明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又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并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获得创造性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从哲学基础的层次性、哲学思想的新特点等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院政教系哲学教研组,最近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工作,举行了几次有关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学术讨论会,邀请了院系部分领导同志和本系师生参加。在几次讨论中,同志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划分、阶级消灭、我国当前阶级状况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问题,以及资本主义复辟的可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并从精神文明建设与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等角度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实现哲学创新的缘由主要是:及时准确地抓住时代课题;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满足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认为我国的全民所有实际上是“全民皆无”的观点是错误的。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存在出现“全民皆无”的可能性。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防止从全民所有向“全民皆无”转化的条件,即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科学地解决全民所有产权的实现形式;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搞上去。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本文揭示了邓小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和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深谙和坚定信念 ;及时把握发展着的实际 ,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 ,坚持真理和实践真理的革命气概 ,而力量源泉来自“我是人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