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春秋四名人:老子、孔子、左丘明、孙子。战国散文四大家: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四君: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相似文献   
2.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数落数典忘祖数学数见不鲜B.恶心恶言恶语厌恶疾恶如仇  相似文献   
3.
李嗣颋 《语文知识》2003,(11):32-33
一、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诃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一江春水”等。双调56字,上下阕各4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58字者,韵脚也有变化,皆变体。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每周一篇作文,尽管学生搜肠刮肚的苦作,教师玩命的精改,但仍收效不大。少数学生不无嘲讽地说:“作文一笔糊涂帐,改与不改一个样。” 写作教学的现状迫我深思:“精批细改”是“一言堂”在写作教学上的表现,教师以一人的是非好坏标准去绳正百余人的习作,以一己的感情去统一百余人的感情,以一人的爱好去衡量百余  相似文献   
5.
二南:《周南》、《召南》的合称。 二雅:《小雅》、《大雅》的合称。 西汉二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的并称。 西晋二陆:陆机、陆云(史弟二人皆为西晋文学家)。 西晋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二人为当时文学家)。 古代诗史二明珠:《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为当时哲学家)。  相似文献   
6.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继小说《药》、《故乡》等之后,又创作的一篇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杰作,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如何较好地完成这篇作品的教学任务,现据个人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明确选文地位中篇小说《阿Q正传》共九章,课本节选的是七、八两章。这两章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看,主要记述了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过程,较集中地表现了全书的主题思想;从结构上讲,是全书情节的高潮。学好课文是理解整部小说的关键。二讲明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应用十分广泛。从表面看,它易于操作;而实际上,真正运用得当,并不简单。 笔者曾在一个学期内听过30多位老师的课,仅就课堂提问一项论,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诸如①过于繁杂。不分内容的巨细重轻,一问到底,将“满堂问”视为教学的一种模式。②  相似文献   
8.
词语趣解     
一、“力”之种种1.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打开它,知识的阳光能照进来。2.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在知识的天空里才能自由飞翔。3.模仿力:是心灵的初级功能,对学习知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4.思考力:是心灵的  相似文献   
9.
鼓、金、旗是古代战争的指挥用具,前人把这三件东西称为“三官”。《周礼》上说:“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这说明古代已将鼓、金、旗和军事活动联系起来了。“鼓”在古代军事活动中有三种作用,一是报时,二是警众,三是鼓舞士气。古代部队驻扎时和行军时要击鼓。《文献通考》上说:“军城及野营行军之外,日出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首为一叠;三角三鼓而昏明毕。”这就把击鼓的第一个作用说得一清二楚。部队在行军中遇到敌人,先头部队就要击鼓,以示后续部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这是击鼓的第二个作用。《左传·庄公十年》写道:“一鼓作气”。是说第一次击鼓进攻时士气振奋,群情高昂。本文又说:  相似文献   
10.
为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多方面的才能。其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倡五“性”,忌九“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