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以来,笔者努力吸收各种现代教育模式的精华,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简述如下: 一、“自我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 “自我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主动参与行为的发展规律为主线,同时力求反映其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对应关系。该模式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划分为四个环节,对应关系如下: 激发──明确目标。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式的导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便利的信息工具。但网络本身不具有道德意识,如缺乏外界网络道德的约束,很可能导致网络道德失范,引发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儿童作为网络社会的特殊群体,又处在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性发展关键期,一旦网络道德失范,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身发展。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社会人格、道德行为和认知、自我意识、社会性情感、适应性等方面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