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圣王同祖""华夷共祖"的理想型人物,是由古代中国文明进程的特征所决定的。以黄帝起始的中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中以"礼"为标志的政治文化与世俗性特征,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人们往往将黄帝及其部族所开创的政治文明及世俗化礼仪制度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认同的标志,而将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始祖及政治文明的开创者。一、文明与国家文明与国家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王阳明“圣凡平等”思想是他社会控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将“致良知”作为其“圣凡平等”的基础,将“天理昭然”作为“圣凡平等”理念的目标,将“为政以德”看成提升凡人“良知”水平的“知行合一”的实践,这就使他的社会控制思想与“圣凡平等”思想相结合,将儒家思想的播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对汉初陆贾的“无为”论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陆贾“无为”论是在总结秦亡教训上的一种以道入儒的思想学说,其基本内容是以儒学“仁”、“礼”为纲,以道家为表,儒学为里;“无为”为用,“仁治”为体,而融合儒道两家,将儒家“仁义”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本还研究了陆贾“无为”思想的孟、苟思想的渊源及对汉代大一统政治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陆贾是西汉初地主阶级政论家、思想家。他将儒家“仁”“礼”上升为“天道”的内涵,最高道德本体,提出恃“天道”而处世事的“怀道者”范畴。将“怀道者”分为君、贤二类,强调威权与仁义结合的“圣”“君”合一思想,为西汉君主专制作合法性论证。同时,陆贾又通过对“怀道者”与“避世者”的区别,批判了当时的神仙方术之士不理世事、不济国艰的道家之徒,突出表现了他的新儒家治世思想。  相似文献   
5.
重庆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向内向外的人口流动与迁移。从新石器时代先民部族为了生存的沿江而徙,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为了三峡工程需要的大规模政策性的三峡移民,重庆地区人口迁徙具有较为突出的时代与地域特征。这里仅就历史上重庆地区人口迁徙与流动的阶段性及特点进行探讨,以便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有一种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7.
由贵州历史学会、贵州大学历史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魏晋南北朝西南地区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学术讨论会暨魏晋南北朝史西南片区会,于1987年8月10日至8月14是在贵阳举行。西南云、贵、川地区的代表以及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部分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出席了会议,并提供了学术论文。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黄烈先生、秘书长简修炜先生,以及著名历史学家、四川  相似文献   
8.
杨震是东汉安帝时期的大儒与名臣。他精通儒学,居官清廉,身居高位,却不愿恋栈自保,对于皇帝的失德失政,每每极言直谏。杨震对朝政的批评,触及到东汉统治体制的所有弊端:外戚干政、宦官弄权、乳母乱政、贪污成风、朋党之争。秉执儒家"修齐治平"之学,没有真正融入官场"利益集团"之中,是杨震被当政集团迫害致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重庆要建成西部教育高地,既面临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又具有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大局服务的特睐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侧重于为城市化和现代工业服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面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农业现代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重庆高校要紧紧依托中央对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所赋予的战略任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庆的改革发展培养和输送急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战国后期形成的黄老学说系法家在东方齐地的一门“别派”,由于东方齐地特殊的政治文化,使它与三晋法家和西秦商、韩法家理论都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它们的基本共同点则是为建构大一统君主集权政治服务,主张以“法”治国,以“术”“势”驭臣。黄老学说在汉初通过“萧规曹随”,走上帝制时代另类的“汉承秦制”之路,从而使汉初的“汉承秦制”具有更复杂的特点。在文景时期,由于皇权与外戚、宗室、军功大臣之间博奕的张力,促使黄老之学与儒家学派成为维护各派政治利益的理论武器,导致西汉前期政治制度的建构、变革异常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