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注重对高师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师教育面临的现实课题。培养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应从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注重毕业论文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创新教学环境,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学管理是贯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落实教学工作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教学管理人员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也日趋提高,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模式应进行相应的改革。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开发高校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强化实践教学,加快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所以高校应该强化实践教学,加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杨日晨 《科教文汇》2008,(35):24-24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在新挑战下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理念,实践新的工作方法,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杨日晨 《文教资料》2007,(30):187-18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几个方面。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校应当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和帮助,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构架读者和知识的桥梁,是莘莘学子的知识宝库,如何利用这座宝库,是一门值得深探的艺术.本文着力于了解大学车对高校图书馆利用情况,分析图书馆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改进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发挥图书馆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分制实施和普及,高校原有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学分制实行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弊病的基础上,诠释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系统模式,并阐述如何构建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希望借此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事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杨日晨 《考试周刊》2008,(13):172-173
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在本科的四年学习时间里,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但要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去学习丰厚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更要具有其他专业学生不需要掌握的从师任教的职业技能.所谓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是指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教育专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