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汀州位居福建省的西部,是客家人的首府,其主流文化经移民的途径仍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体现儒家文化的传统思想。文章以汀州府文庙建筑为实证,探析其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并提出几点保护规划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闽南将军山公园大门的规划设计 ,一是在于利用传统建筑文化的遗存 ,二是着意发掘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使之源于传统 ,而高于传统。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保存至今以摩崖造像和摩崖佛寺为主流的巴蜀摩崖石刻建筑,是石窟寺在中国发展的最后一个历程的重要实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文章从环境、空间、艺术、文化等角度,解读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4种基本特征,指出了研究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学术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福州历史文化街区调查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坊七巷”和“朱紫坊”两街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和建设社区和谐生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更新的四项原则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指出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场地设计技术、窟龛雕凿技术、摩崖建筑营造技术等基本特征,探讨了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文化内涵厦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实证,通过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与思考,指出应用型本科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契合自身的相对优势与基础,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走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研和相关资料分析,紧紧围绕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将重点推进"国际旅游发展区、两岸贸易合作区、大型物流园区、城市建设发展区、文化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合作区"等六大区域的建设,论述了其"地理区位特殊、对外交通便捷、民间往来密切、旅游资源独特、管理机制形成"等五大优势,提出了该综合实验区规划构想及其运作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物保护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利用最小累积阻力表面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黑熊为例,研究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保护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保护区珍稀动物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有分布,而且受到道路和居民点的干扰.为保证保护区珍稀动物物种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保护珍稀动物的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景观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中景观安全性最高(1级)的为核心区景观带,安全性次高(4级)为缓冲区景观带,安全性最低(5级)为实验区景观带;不同管理区景观安全性最高(1级)的为坪山区景观带,次高(2级)为大安区景观带,再次(3级)为黄坑区景观带,最低(5级)为桐木区景观带。建议加强实验区、桐木区的景观的监测、管理和发展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