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人合一命题在宋以后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以辟佛为目的,张载力主"明诚并进"的德修工夫,率先确立了方法论进路的"道德型态天人合一";秉承圣王一体的儒学理念,朱熹等人通过"灾异事应"的辨识总结了政治事件与自然现象的联系,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型态天人合一";激于明末空谈心性之疲敝,陆世仪以"阴阳五行"强调天人之间的实质联系,讨论的是本体论层面的"物质型态天人合一"。在此演化进程中,不同型态的天人合一逐渐塑就了共同的特质,此即现实关怀的精神与道德实践的指向。  相似文献   
2.
对“天人合一”的全面把握.不应局限于德性层面的狭义内涵。广义地看,“天人合一”指的是依据四个契合点——“身”、“行”、“德”、“道”——达成的四个维度的天人双方统一。每个维度都有特定内涵,“天”、“人”、“合”的所指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天人合一”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在生态视域中发现其与西方文化的很多相通之处,从而发挥其积极的现世意义,促进中西文化的沟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