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情境:即在一定情境中对认识对象所产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作文,一定要寻找学生感触过的事写,并要求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物,不仅注重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要深入体会事物本质的内涵。一、借机创设一个作文情境。例如:今年3月我班来了两位男性物理实习老师,同时实习班主任,时间一个月。我是班主任,首先带新老师与学生见面,然后请新老师自我介绍,对这事学生耳目一新,洗耳恭听。对新老师的外貌、言表、上课、交谈等都自然的注意,非常有趣,特意让新老师带他们春游爬山活动,还有准备送别的心情,离别无奈的感情深深触…  相似文献   
2.
论图书馆数字信息咨询馆员素质和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雪华  李俊杰 《现代情报》2006,26(12):79-81
数字信息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不同传统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在这种环境下分析图书馆数字信息咨询馆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具有高素质和活力信息的咨询馆员,为图书馆实现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3.
从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历史看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共同理想,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互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无论对于社会与个人,学习是为了和谐、自由的发展,这些必然使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是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现行班主任制在实现这些班级功能时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及与深入。班主任的观念必须要更新,适应新时代教学管理要求,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应具备三个不可缺少的素质:一、热爱工作,热爱学生首先要热爱教育工作,凡教育工作者,大多数都认为累、苦、烦、厌等,特别是学校采用学生统考分数,评定教师的业绩,每学期一次的统考分数的公开与任聘,对每个有责任心的人来说是没有一天敢对学生学习放松的,甚至为了分数的提高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是为了解决医院与医院间转诊上电子病历交换的困难,结合健康信息交换第七层协议,根据医疗电子信息交换标准HL7(Health Level 7)设计出一套转诊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7.
林雪华 《情报杂志》2006,25(10):103-105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规模、投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说明从经济学角度去探讨是很有益处的,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消费的主体(图书馆读者)和消费的客体(图书馆)两个方面来讨论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效用。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对数字图书馆和读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数字图书馆长期平均成本(LAC)对其长期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构建切实有效的高职口语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有其重要性,本文针对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指出要构建有效的课堂,应对口语交际有新的认识,应意识到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各国口语教学的共同趋势,并指出构建有效口语交际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教师眼里,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先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预先设置好一个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这实在有些"请君入瓮"的感觉.遗憾的是这些"君"常常不大买账,半天入不了"瓮".阅读当然离不开对"问题"的研究,但既然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那么这"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来自学生呢?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把课文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去质疑呢?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教师眼里,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先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预先设置好一个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这实在有些“请君入瓮“的感觉.遗憾的是这些“君“常常不大买账,半天入不了“瓮“.阅读当然离不开对“问题“的研究,但既然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那么这“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来自学生呢?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把课文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去质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