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被称作感受程度补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V/A+死了”中“死了”表程度是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V/A+得要死”中“得要死”表程度是由状态补语转化而成。先对这两种格式进行具体的描写,进而阐释它们两者的来源、特点,以及语义、语用方面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2.
刘良永是我高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上大学远离他之后,时时与同学一起回忆他的教诲,想起他的有趣。他自称绍兴人,后来同学提出要去绍兴玩,才知道他是绍兴市嵊县人。同学问他为什么要自称绍兴人,他说鲁迅就是绍兴人。同学说阿Q也是绍兴人,他就瞪着眼睛说:“阿Q——,阿Q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当镜子照。”他又说,嵊县其实也出名人,有北大校长马寅初,辛亥革命时期的大革命家王金发。他说大诗人李白来过他的家乡,并随口给我们念了李白的《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高三的时候,他上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