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逗号多余     
课本第113页:“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中宗”后面的逗号多余。逗号多余$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2.
梁之“后”     
课本第137页:“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应为“建立梁,史称后梁”。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68页“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的表述严谨准确。同页注释①明确指出:“五代之前,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以梁、唐、晋、汉、周为名称的朝代,因此后人在五代的朝代名称前加“后”字,以示区别。梁之“后”$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3.
4.
赵燕  樊珺  王瑶 《中国教师》2013,(21):27-28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投入,投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一堂课是否有效,因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投入状态以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呢?笔者以贾慧冬老师所授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为例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105页:“他任用了有才干的姚崇、宋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表述容易使人误认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形成只是因为唐玄宗任用了姚崇、宋王景为相,忽视了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唐朝“全盛”实有深因$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6.
用语应统一     
课本第161页:“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第163页又有:“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笔者认为在这里避开一处为好,以免使人费解。用语应统一$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9页“夏朝人用木制的耒耜等种地播土”。“播土”应为“翻土”,耒耜是用来翻地的农具。“播”应是“翻”$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8.
言过其实     
课本第216页:《本草纲目》“被译成各国文字”。“各国文字”言过其实。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89页:“现已陆续译成多种文字。”“多种”比“各国”严谨。言过其实$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218页“乡试在省举行”,应为“乡试在省城举行”。是在省“城”$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66页:“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用“几个世纪后”所表述的时间笼统模糊。根据《小学历史教师手册》第113页“四大发明”条: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阿拉伯和欧洲等地。建议改为“唐朝时”。“几个世纪”?$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