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复的《英文汉诂》和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皆为开创性的语法学著作。虽然手段、目的不同,但理念相近,皆是以西方语法学理论改造和建构汉语语法体系,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中西学会通。他们皆受到西方普遍唯理语法理论的影响,认为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相通之处即普遍性,同时注重特殊性,开创了中国中西语言对比研究的先河。《马氏文通》由开始遭受批评、否定,越来越得到赞扬、肯定;《英文汉诂》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其蕴含的学术价值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2.
严复《英文汉诂》虽赢得不少赞许,但作为"教材"和一般读物,比较而言,传播有限,普及程度不高,影响范围较小,应从文化深层处解析其原因。该书遣词造句有意模仿先秦古文,古雅深奥,思想深邃,正所谓"曲高和寡",广大学子和一般读者难以参透其中大义,多嫌之弃之。严复排斥"利俗文字","雅洁"语言的选择显得"不合时宜"。他将该书的目标读者定为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既具备文言功底又具备一定英文水平的群体。因偏于理论,学术性过强,难度和深度妨碍了它的受众范围。而一些更为浅近通俗的初级英文教科书如《纳氏英文法》《华英初阶》等,则赢得更广泛的教学市场。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安德鲁·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认为"赞助人"(patron)指那些"足以促进或窒息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包括人和机构)""他们协调文学系统跟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一个社会或文化"[1]。严复的翻译要想获得更大的认同和成功,必须借助强有力的赞助人,帮助自己建立合法性地位及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的先行者,其英语教育理念的形成,除时代影响外,还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其英语教育理念是在争辩中形成的,他反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从日文转译西学的做法,力主通西学必先习其语言文字,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面对守旧派的各种质疑,他据理争辩,反复论证中国人学习外语是正确而必要的选择。他善于从中西文化比较和交流的高度审视外语,对于近代外语教育具有导向式意义。“会通中西”是其语言文化观的核心和灵魂。严复英语教育理念独具理论深度,在英语教育及整个外语教育史上皆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意义,应在语言文化学大视野中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