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没有计划性,不注重语言输入的有效性,不注重阅读的语言输出及合作学习。为了提高课外自主英语阅读能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英语阅读应采取后摄自主学习模式,在老师指导下,加强阅读的计划性,选择合适有效的策略,重视阅读中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
译者的认知构建意识与译文的连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的认知、建构意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译文语篇的连贯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译者生成内容连贯自然的译文语篇,将有助于译语读者在理解文时用较少的认知努力就可最有效地获取信息,从面晟功实现交际。  相似文献   
3.
英语发展过程中,英语吸收了大量了外来词,特别是希腊词,拉丁词。有的外来词通过演变成了现代英语中的词缀,如表示数目的前缀。英语中数目前缀数量多,它们与其它词如名词,形容词等组合构成数以万计的词汇。从词源看,表数目的前缀主要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从构成的词汇看,多数是科技词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以及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对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创新,也是对传统课堂知识教学的重塑,其核心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内在嵌入价值观的引导。依据课程知识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融合式课程思政设计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笔译教学的融合式课程思政实践体系,即“一个中心”“两个深度”“三个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式。同时,结合翻译理论知识教学,阐述了这一课程思政模式的具体实践,以期为笔译教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语境与翻译     
在翻译活动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间和社会文化语境来确定,由于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以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应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翻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众观察和微观两方面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庆译入语的社会文化间。译稂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影响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6.
注重语篇翻译教学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区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以及职业翻译培训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翻译教学应加强语篇层次的翻译教学,让学生懂得翻译是正确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然后用译入语的当的表达形式忠实通顺地传达给读者,培养学生语篇层次上的语际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7.
翻译批评的社会文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译的双重化身份使他不可能完全忽视译语的社会化因素,相反,译语的社会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译对原的理解和阐释。社会化因素在意识形态、学传统和规范、化价值观三方面对译的影响,翻译批评理论体系中应涵盖这些方面,以便对译作出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传播“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余村绿色发展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余村绿色发展的传播实践经历了从单模态传播到多模态传播,从文化内传播到跨文化传播的转变。“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余村实践的多模态跨文化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重视跨文化传播特性,优化多模态跨文化传播内容与呈现方式;实现多模态跨文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达到民间传播与官方传播互补;实现多模态跨文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促进融媒体综合利用。这些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余村实践的跨文化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