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学绘画教学,贯穿着技能训练。技能训练的片面理解是指手的精确度。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是摹仿——比较——摹仿,我想这势必有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绘画教学的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观察与记忆。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进行“如何观看”的训练。除个体差异外,对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方法其结果也不相同。观察是一种特有的技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眼睛是可以训练的,但不能以平衡或消灭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目的,相  相似文献   
2.
构图一词,源于绘画。绘画构图是指在边框限定的范围内分布骨架与气势,创设一个人为的视觉空间。具体地说,构图是画家根据主题思想和题材要求将要表现的形象组成协调的完美的画面。作为摄像构图的含义,仍然保留着绘画构图的痕迹。摄像构图中镜头的应用,与构图技巧密切...  相似文献   
3.
<正> 艺术的功能是审美教育,即通常说的“寓教于乐”。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人的情感、情操、理想通过艺术感染而受到教育,艺术的感染教育是“潜移默化“。孔子论诗提出“兴、观、群、怨”说,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是感染教育,“观”是看到美好的生活图景,“群”是可以协调群众关系,“怨”是不满社会恶习并加以抨击。这是说诗有审美教育作用。美术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并且是以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为特征的审美对象。美术的审美教育必须具备商个条件:一是这个作品必须是美的,二是欣赏者的审美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