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句子仿写型   例 1.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语结构相同的两个短语。   江西是个好地方,她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1998?江西题 )   例 2.仿照下边的例句,以“哭”为内容,写两段话,要与例句形式相似,必须用比喻方法,特别欢迎有独见、有创新的语句。   例句:笑,你是嘴边一朵花,在颈上花苑里开放。你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   仿写:哭,  这类试题抛弃了过去对语言静态的分析,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思维。解答时先要弄清题干要求,再看语言材料,即例句的内容,然后看…  相似文献   
2.
实用题,顾名思义是指联系社会生活,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试题。这种试题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又符合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在近几年来这种试题逐渐成为各地中考的热门试题。在此谈谈各地中考中实用题的常见题型,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三、论点提炼型 例3.参考下面的示例,从漫画中提炼出一个论点(1分,多拟一个加1分)。 例: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 (2) (画面内容是一只公鸡饿肚子时,去稻草中找秕谷充饥;粮食多时,就跳到谷筐里挑食吃,还弄得满地狼藉。) (1999年山西题)这类题材主要考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思维。答题时,考生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特点,由此产生出不同的联想点。如:本题从总体角度可拟出“富时不忘穷时苦”;从饿食角度可拟出“成于节俭败于奢”;从饱食角度可拟出“要富日子穷过”等。四、论据增…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上有“面镜”和“透镜”的知识点,这些都是讲光线的问题。其实世间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比喻成“光线”的传播,那么在历史新课程中,运用“透镜”原理来指导教学,也许会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突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体现了浅化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理念,是一套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好教材,笔者对之爱不释手,但在研读过程中发现这套教材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理念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得以充分体现,其表现就是实践题逐年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注意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体现教基司[1998]9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各地中招语文试卷都出现了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题型——开放性试题。其常见题型有: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一册《同志的信任》一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呢,还是插叙?该册知识短文《记叙的顺序》中是这样认为的:“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文章、写信的事在前,文章里却写在后;鲁迅收到文章和信的事在后,文章里却写在前,这是倒叙的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说的:“本文详细地插叙了方志敏在军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中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捕捉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业巨子”牛根生之所以能在几年之内创造出蒙牛乳业集团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如借助闻名全国的伊利做广告,打响自己的品牌;带领精兵强将去承包拥有全国最大奶源基地的黑龙江省一家濒临倒闭的乳制厂,为自己公司提供产品;巧妙运用地方闲散资金建起专为自己企业供货的奶站,等等。牛根生的成功,启示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课堂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道涉及“釜底抽薪”的结构类型的习题,《初中语文试用课本教师备课手册》第三册(褚庆林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将它归入“偏正结构”,理由是:该成语强调“从釜底抽”,而不是强调“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这个答案值得商榷,因为这里的短语类型主要是从结构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表意的角度来看的。“釜底抽薪”这种“状 动 宾”构成的多合短语,目前有两种切分方法:即“釜底/抽薪”和“釜底抽/薪”。这两种切分法均正确,因为这样切分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基本不变。如此看来,“釜底抽薪”作偏正短语或动宾短语来讲似乎均可,到底孰是孰非?这还要看短语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