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因素之一。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并非简单将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而是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强调突出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2.
立足学生主体 促进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上我们对语文学科的历史渊源,未来走向及其本质规律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当我们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受到了普遍韵重视。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无疑应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有人担心,世纪末对语文教育的批评余波未息,语文还承受得了新的挑战吗?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并没有增加语文的负担,创新之花是生长在主体教育之根上的。  相似文献   
5.
“精神的底子”之说,倡导者甚多,但以钱理群教授的影响最大。1998年他在接受王丽采访时说,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对自己影响最大,文中主人公的信念成为他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文革”中被批斗仍能保持赤子之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6.
25年,从初一到高三,走了好几个来回。曲曲折折,深深浅浅,总算走出一条自己的语文路来。当青丝化为白发,语文已经融进了我生命的年轮。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任务又是什么?从争论到厘清,从批判到建构,苦苦地追索语文之本义,经历了一次次涅架重生,于是,我相信,语文就是语文。  相似文献   
7.
黄正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即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要营造这样的课程文化,教师就必须创新。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也必然留下时代的印记.“新课程”也应该给语文课带来新的生机。然而,令人遗憾的现实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的语文并没有多少起色。世纪末的批判还是语文的隐痛。少、慢、差、费的状况改变了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了吗?事实上,由于对新课程的误读,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语文教学质量非但不能提高。还很有滑坡的可能。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地位、关注文本、能力训练三个问题略陈浅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探究情景交融的秘密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情画意的散文;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情景交融的文字画面。这种美文的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譬如《济南的冬天》,写得温暖晴朗,秀气可爱。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让学生赏读这篇美文,不只是让他们沉浸其中,受到陶冶,更要探究老舍发现美、揭示美、表现美的秘密。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围着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个方向性的错误导致了严重的高耗低效。关于这一点,作为基础学科的语受到了格外的关注。人们普遍把指责的眼光投向了中学语教学,连篇累牍的批评铺天盖地而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可是高考的指挥棒照样横空飞舞,应试教育依然故我,原因何在?《考试说明》的编制发行对中学语教学所起的恶劣导向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