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由特色课程教学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文化涵养;增加了义务和责任;增强了民族爱国之情,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最迟在18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的曲名,早见之于清代姚燮(1805-1864)<今乐考证>,而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现今所见者,是其弟子咸丰庚申年即1860年的传抄本).其他一些乐谱中也有记载,如清代嘉庆己卯年(1819)<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道光壬寅年(1842)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擅槽集>琵琶谱,光绪乙亥年(1875)吴婉卿的手抄本,李芳园1895年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收入此曲名为<浔阳琵琶>,光绪戊戌年(1898)<陈子敬琵琶谱抄本>,1929年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曲名为<夕阳箫鼓>.  相似文献   
3.
视唱练耳是音乐理论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视唱练耳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是视唱与练耳(听写),它是培养音乐者基本素质的根基,是学好各种音乐专业技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 ,最迟在 18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的曲名 ,早见之于清代姚燮 (180 5— 186 4 ) 《今乐考证》,而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 (约 1736— 182 0 )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 (现今所见者 ,是其弟子咸丰庚申年即 186 0年的传抄本 )。其他一些乐谱中也有记载 ,如清代嘉庆己卯年 (1819)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道光壬寅年 (184 2 )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擅槽集》琵琶谱 ,光绪乙亥年 (1875 )吴婉卿的手抄本 ,李芳园 1895年编《…  相似文献   
5.
刘德海是当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本文从琵琶作品创作、演奏技能创新、琵琶理论的出新、教学流派的形成四个方面论述他对中国民族器乐尤其琵琶作出的令人瞩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音乐理论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视唱练耳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是视唱与练耳(听写),它是培养音乐者基本素质的根基,是学好各种音乐专业技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由特色课程教学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文化涵养;增加了义务和责任;增强了民族爱国之情,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琵琶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拔之“王”。琵琶武曲中《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以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楚汉战争这个同一历史事件,如同两朵绚烂的姊妹花,是琵琶传统古典乐曲之精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