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瞒你说,过去,我家一日三餐的饭桌,竟成了家事纠纷的战场。往往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战事不断,最终交战双方既伤身体又伤感情。记得有一次,我们夫妻俩在饭桌上又开了战,互相埋怨对方不关心自己。我们二人越争论火越大,  相似文献   
2.
退休前,我从事办公室工作,几十年的久坐导致我的腰背落下不少毛病,再加上肥胖带来的“三高症”,简直让人苦不堪言. 有一天,我闲来无事在盘山公路上转悠,中途巧遇刚从非洲归来的好友雷哥,看到疾步快走的我,雷哥便开始大声称赞:“老弟,你这就对了.每天绕着盘山公路走上一大圈,不到半年,就能把你在办公室得的那些毛病走掉,这可是不花钱就能治大病的良药呀!”  相似文献   
3.
家有三棵树     
有人说,我家像一片鲜活的绿洲,我说:“那是因为我家有三棵各具特色的树。”妈妈是一位标准的东方女性。听奶奶讲,自从妈妈进了家以后,她从不嫌贫爱富,像棵温柔的柳树,只要给她一片土地就能生长。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为这个家,有苦自己吃,有福让我享。平时,妈妈不乱花一分钱,可是为我花钱时,她一点也不吝啬。妈妈做人有这样一条原则:处理任何事都做到一碗水端平,与人交往从不斤斤计较,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由此,妈妈的威信特别高,所以我说妈妈是一棵不讲条件,随地而生,默默奉献的柳树。爸爸是一个阳刚男子。听妈妈讲,她那时喜欢爸爸,也就是看中…  相似文献   
4.
太阳笑,我也笑,我天天追(zhuī)着太阳跑。春天,我像翠(cuì)绿的树苗,在明媚(mèi)的阳光下,一天比一天茁(zhuó)壮(zhuàn);夏天,我像长高的禾苗,在灿烂的阳光下,一天比一天挺(tǐn)拔(bá);秋天,我像丰收的果实,在明亮的阳光下绽(zhàn)放笑脸;冬天,我像奔跑的雪豹(bào),在温暖的阳光下变得勇敢坚强。我一年四季追着太阳跑。一天,妈妈突然看着我红红的脸儿,幸福地笑了,我好奇地问:“妈妈,您笑什么呢?”妈妈说:“远看,你是一颗红红的太阳;近看,原来你是我一天天长大的小宝宝!”我天天追着太阳跑!(043600)$山西省绛县红山子弟学校二(1)班@…  相似文献   
5.
山村的傍晚     
夕阳,绽放着它那葵花般的笑脸,一步一退地离我而去。时明时暗的山峦,时而像万马奔腾,冲向远方;时而像蜿蜒连绵的长城,气势雄伟;可一会儿就变成一只雄鹰,展翅欲飞。山脚下,牧羊人正赶着羊群,行  相似文献   
6.
我是来自大山的一只雏鹰。飞出山峦,飞向碧空,去追寻一个远方的梦。一双火眼金睛瞅着我追求的目标,一对强大的翅膀托起奋斗的理想,一身钢筋铁骨凸现我顽强的  相似文献   
7.
这次女儿在全学区作文考试中又拿了第一名,同事们非要我们夫妻俩谈谈有何高招。我笑着对大伙说:“其实也没啥,只不过是我们走活了四步棋。”一是“灌”在女儿一至四岁期间,我们每天都抽时间给她讲故事听,起先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时间一长,就发生了变化,每天晚上睡觉前,女儿必须得听我们给她讲个故事才行,否则她就不睡觉。日久天长,女儿就养成了爱听故事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培养女儿积累词汇所迈出的第一步。二是“讲”在女儿五至七岁期间,她的脑子里已经装了不少中外童话故事。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夫妻俩总是利用领女儿野外玩耍和路边散步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亲情     
阿木老叔:春节虽已过去,但过年时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亲情是我们挂在嘴边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常常涌现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情感。今天,我们请来了多位同学以及家长,一起来谈谈亲情。亲情:比山高,比海深!章哲芸:我认为,亲情总能在最平凡的小事中折射出最不平凡的光芒。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有关“亲情”的演讲比赛。我绞尽脑汁准备了一个月,想写一篇轰轰烈烈一鸣惊人的演讲稿,但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题材。直到某天偶然看见一个母亲辛苦地踩着自行车送壮硕的儿子去上学的情景,我才猛然被触动:曾几何时,我的…  相似文献   
9.
牛润科 《下一代》2013,(1):27-27
前几天,一家晚报“家庭”专栏的编辑,约我写一篇亲情类的稿子,当时,我一看自己的手机,就想起个最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女儿回来了     
牛润科 《下一代》2013,(3):22-22
记得那是在女儿上高三时,我带着她到上海参加《萌芽》杂志社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获奖后,我们父女俩高兴地从外滩转到豫园,又走进了南京步行一条街的新华书店时,女儿突然对我说:"老爸,你给我300块钱,让我独自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