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参加这次大会,见了大家我感到很亲切,也很高兴,因为我们都是同行和朋友。我在师范大学工作时也曾向兄弟院校学过许多好的经验;高教学会也曾经对师范大学包括我个人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暨学术年会的召开,是我省高教...  相似文献   
3.
第四部分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增长点。无数事实证明 ,做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中 ,农职业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全党全社会和教育工作的全局出发,从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的高度出发,深刻地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普九”后的巩固提高工作中,重点要抓好巩固学额、控制学生辍学。辍学问题是“两基”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的集中表现,我们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几年来的“两基”工作成果就会付诸东流,科教兴省的战略也难以实施。辍学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学校的原因,还有政府的原因。形成辍学的多重原因,给“控辍”工作带来了难度。初中生辍学率偏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家庭困难。因此救助特困生工作是控制辍学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向一些市县那样,建立特困生基金会,争取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我省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迅速采取措施贯彻落实。省里集中组织了专项督导检查和调研活动。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围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工作认真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我省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迅速采取措施贯彻落实。省里集中组织了专项督导检查和调研活动。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围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工作认真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化了政府行为。各地党委和政府对“减负”等项工作非常重视,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层层建立责任制,普遍成立…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看来教育有一把锁,锁住了一部分教育。说起来很复杂,但是讲起来也很简单,六个字、三件事——“就业、大学、考分”。只要对考分有益的事大家都乐意.凡是与考分无关的,如品德、毅力的培养就有忽视的现象。就业越难,这把锁的劲儿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6日至8日,全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呼兰县现场研讨会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要求和朱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加快基础教育,巩固扩大农村地区‘双基’成果,特别是加快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伐”的要求,借鉴黑龙江省呼兰县的经验,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农村教育新体系,研究落实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治本之策,以加快改变广大农村教育的面貌。这是实现“科教兴国”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基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呼兰县农村教育的改革是具有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本次大会就是要把呼兰县这个鲜活的典型,提供给大家学习、借鉴、研讨。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次会议的内容,及时掌握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总结过去农村教育改革中的不足,同时为今后的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利的依据,本刊特别编发以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为黑龙江省事省长王佐书同志在全省学习贯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加强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本刊转载时略作删减。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