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教育   6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论蓄意歧义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Amb ign ity)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从交际效应的角度一般可分为两类: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无意歧义会阻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当避免和消除。而蓄意歧义是为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使用的,这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蓄意歧义主要利用借音、借形、借义、借语法结构、借语境等几种手段形成一种弦外之音,造成语言的幽默、机智、蕴藉的表达效果。蓄意歧义不但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而且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应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冯其庸、叶君远先生合著的<吴梅村年谱>积六年之功,"稽之以载籍,衷之于事理",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吴梅村作为一位诗人、书画家的形象,勾勒出吴梅村的生命历程,展现其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发展轨迹,提供了吴梅村研究的基础资料.综现该谱,其学术特色约有如下教端:尊重历史,还原本真;资料翔实丰赡,述事客观公允;订讹辩惑,无征不信,体例新颖.  相似文献   
4.
倪鸿的佛学思想给其诗歌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在对华严法界圆融无碍思想的体认中树立了超脱旷逸的人生观,并将华严的圆融无碍境界化为诗的意境;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使倪鸿以入世为出世,他的一些禅诗既表现了“维摩诘”式的人生态度,也通过静穆的观照和跃动的生机展示其“禅”的心灵状态。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歧义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语言学家在运用各种手段尤其是西方的语法理论分化汉语组合歧义的过程中, 提出并发展了小类词、语义指向分析理论, 逐步完善了层次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变换分析, 引进了“格”语法、配价理论和语用学中的焦点预设理论, 推动了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研究,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汉语语法理论的可论证性和解释力向纵深发展, 从而显示出歧义分化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其庸、叶君远先生合著的《吴梅村年谱》积六年之功,“稽之以载籍,衰之于事理”,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吴梅村作为一位诗人、书画家的形象,勾勒出吴梅村的生命历程,展现其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发展轨迹,提供了吴梅村研究的基础资料。综观该谱,其学术特色约有如下数端:尊重历史,还原本真;资料翔实丰赡,述事客观公允;订讹辩惑,无征不信,体例新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