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 2 1世纪以后 ,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外语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对在英语教学中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和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做了初步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传统英语教学与现代英语教学之间的主要区别为 :传统英语教学现代英语教学性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目标 掌握书本知识 ,为了升学适应社会要求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模式 单一、固定、机械各种各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 灌鸭式、重教轻学 启发点拨评价 考试成绩 ,笔头为主知识、技能、表现等综合评价师生之间地位突出教师地位 ,忽视学…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英语教学突出注重强调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忽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不平等、非合作的教学关系下完成教学的一种模式.因此,依据"合作教育"思想,采用合作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尤其是英语写作要侧重于应用文的写作,以培养学生在涉外业务中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还要在写作教学、学生的联想构思及表达能力训练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改革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特点和学校客观实际的完全学分制改革路径,通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提出构建服务国家发展需要并尊重个性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扶、设置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和免修条件等实施路径,进一步深化本科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外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平台。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需提高其跨文化移情能力,使其可以从心理上共情于他人,在实际的交流中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理解并接受他者文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移情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叙事教学法提高跨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实践证明,叙事教学法可以同时提高大学生语言、知识、移情等能力,为未来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英语特色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趋势。本文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如何突出专业特色,怎样强化专业英语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课程具有价值,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倾向性。在职业教育中,应构建横向交叉的整合课程与纵向的螺旋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职业教育的课程价值——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兼顾学生的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谈"差异教学"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性,提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采用差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最终能够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汤姆斯(Hym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后,人们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应重视语言的功能与使用,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上,在此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就是主张在实践中把交际教学法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就是把文化融入到语言的教学中,使得这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贾玉新(1994)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当交际双方分属不同的社会文化团…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其英语教学一要适应高职教育英语课的基本要求,二要针对学生入学时的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三要注重采用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四是改革考试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