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广友 《新课程研究》2010,(1):46-46,57
面对科技创新的时代,作为一名科学兼科技活动课的教师,既要做学生渴求知识,激发兴趣,热爱科学的启蒙老师,又要成为不断提供科技信息,使学生不断开阔眼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引路人。教师应打破以往把科技活动当手工制作,看看图片,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的教法,而应将科技活动课设计成为开放性的课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开发研制了“创造型、制作型、实验型、体验型”四种探究性科技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依次介绍给大家,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各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平台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阐述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意义、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学生党支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