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浅谈训诂     
训诂这两个字连起来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诂训”,就是训诂。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见《毛诗正义·关(?)·孔疏》)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定义:“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  相似文献   
2.
王志固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4):74-78,95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通过"亲近民众、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既表达了作品的审美性又实现了作品的功能性。而推动大众审美、鼓励民众参与和经济务实发展政策,更有效提升了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生命力及其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 ,由盲目迷信逐渐到科学性。明白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逐步排除历史悲剧的成分 ,才可能终结悲剧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书籍装帧设计在书籍的出版发行过程中起着无声推销员的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形式简洁的设计语言,高纯度的色彩艺术构成,以及有创新的整体构思形成了书籍外在形式的感召力,成为书籍装帧设计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概述了印章在我国的起源和演进过程;结合中国画钤印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知识,系统介绍和论述中国画钤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运用美学,深入感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画钤印艺术。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阿Q正传》的评论可谓多矣。但谈论得最多而又众说纷纭的,是阿Q是个什么样的典型问题,以及阿Q的精神负担与革命问题。本文想从阿Q这一形象本身出发,并严格顾及鲁迅当时思想实际,谈谈个人关于这几方面的认识。一、鲁迅为什么写阿Q这个典型回答这一问题,先要搞清阿Q是个什么样的典型。一九二一年《阿Q正传》发表后,就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有谁护短、“犯忌”,或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