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小说《第四十一》长期以来是一部争论比较激烈、意见分歧较大的小说。不少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宣扬了抽象的人性论,小说是主张阶级调和的;也有人认为并不是这样,小说所表现的正是阶级性战胜抽象的人性的严峻形象。看来,这场二十多年前开始的讨论,还有持续下去的必要。最近我重读小说《第四十一》,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创新精神的培养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理论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廛授要注意理论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探索理论的兴趣;要自觉运用辩证法,克服片面性;要引导学生多维思考,开辟思维新天地。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创新精神的形成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深化、开拓艺术典型的理论,这是我国文艺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对此作过有益的探讨。特别是刘再复同志发表的《论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标志着我国典型理论的深化,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文章发表后在理论界所引起的反响,反证了我们所恪守的典型理论亟待更新、急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要回答艺术中的新问题,要在迅猛发展变化的文学实践中去开辟自己的领域。抱住现成的结论,把它当成万古不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是一部表现“恶有恶报”的中国古典小说。按惯例,它应给人以喜剧的满足。但事实并不尽然。它夹杂着一种浓重的悲剧气氛。何以会如此?本文从作品出发,对人物、作品的思想倾向等方面作了分析,探究了给人悲剧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常常有这种现象:一部电影或文学作品受到了点名批判后,观众和读者会千方百计去争相观看、传阅。对此现象,不少人往往加以指责或批评,斥之“逆反心理”,很少有人对此进行冷静的分析,更谈不上去探索一下这种心理中是否有着合理的因素。其实,在争相观看、传阅的人群中,未必都存在逆反心理,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好奇心理,想亲自探究一下作品到底如何而已。逆反心理与好奇心理虽然都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形成,出现了商品文艺,这是势所必然的现象,对此,不必苛求。但文艺又决不能商品化,这是为精神产品特殊性和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文艺应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迎头赶上,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谈谈艺术丑     
艺术丑,通常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出现的那些丑恶、卑劣、令人憎恨鄙视的形象。它们往往是没落、守旧、反动阶级及其思想的代表。艺术丑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重视对艺术丑的研究,将有助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 作为艺术组成部分的艺术丑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充满着矛盾与斗争的。光明与黑暗,新生与陈腐,先进与落后,革命与反革命,前进与倒退,这些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较量。艺术反映生活是全面的、整体性的。它不可能排斥生活中一切丑恶现象而只反映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明末著名的进步思想家、文学评论家李贽写的《童心说》,观点新颖,见解深刻,是古典文论中难得的一篇好文章。《童心说》所提倡的文学创作的主张,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本文就《童心说》,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李贽生活在明朝末年,这个时代我国封建社会已经日趋衰落;封建制度已经日薄西山,奄奄待息。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广大农民生活极端穷困,纷纷起义,朱明王朝摇摇欲坠。同时,由于工商业的繁荣,新兴的市民阶级日益壮大,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在古老的  相似文献   
9.
高杨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是当前文艺界特别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它对推进社会的发展、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艺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文艺自身的性质,革命导师对文艺的论述,以及新时期文艺所面临的形势,对这个问题作了论述阐发。强调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有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当代文艺中出现了一股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它片面强调文艺的审美作用,否定文艺的认识、教育功能,鼓吹文艺要远离生活、淡化政治。在这股思潮影响下,理论和创作都出现了混乱。本文指出,文艺是不能脱离生活、远离政治的。本文还认为对唯美主义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评价。而在新时期,鼓吹唯美主义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