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鲁青春文学精选》包括追忆作家个人少年成长经历的《旷野上的星星》,反映当代少男少女校园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天空从哪里开始》,抒写青春欢宴的散文诗组曲《青春的玫瑰》,讲述中外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故事的专题性散文集《文学家的后花园》,以及长  相似文献   
2.
本着重探讨徐鲁少年抒情短诗集《散步的小树》的艺术风格。指出徐鲁是以诚实坦率的诗心为少年铺设了一条通向真、善、美的道路;认为其诗意象所构成的艺术妙境既烙上了诗人自己人生感悟的印记,又溶入了对少年的人格关怀和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缺乏合理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学作品要拔动孩子们的心弦,使他们看了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亲切感,游戏精神就应该成为儿童学最永恒的精神、最重要的美学个性和品格。  相似文献   
5.
王君是当代"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改革的先锋,她的散文教学达到新高度,"语言品析"是其散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她指出"立足文本,把教学焦点放在语言文字上,才是有语文味的,真正的语文课,从文字中来,到文字中去……"[1]那么王君是如何立足文本,把教学焦点放在语言文字上?如何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奥妙的呢?本文结合王君的散文教学课例,予以探究。一、抓关键词,融入情境王君的散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鄂东民间童谣在鄂东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孕育产生和发展,是鄂东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记录了鄂东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浓缩着鄂东古老的风土民情,表达了鄂东人民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娱情、教育、认识、审美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摹声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独特的形式和修辞功能。从形式特点上讲,幼儿文学作品的摹声主要采用单音节A式、双音节AB式、三音节重叠AAA式,常与反复、曲释、谐音双关等辞格综合运用。从修辞功能上讲,摹声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吸引幼儿进入文学迷宫;可以增添作品的儿童情趣,帮助传达幼儿情感;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特征;可以渲染作品气氛,帮助激活幼儿游戏心理。  相似文献   
8.
《童趣诗词一百首·插图本》选题独特, 创意新颖, 评点精彩, 诗画一体,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欣赏性, 是一本能陶冶少年儿童审美情趣的优秀读物, 它填补了目前同类出版物的空白。同时, 它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是儿童文学研究者研究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拟人是文学作品常用的语言艺术表达手段。较之于成人文学,拟人在幼儿文学中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论文从幼儿思维与原始思维相似性的角度探讨了幼儿文学的拟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反复是幼儿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具有使用频率高、分布密度大、形式丰富独特等艺术特征。幼儿文学作品中反复手法的运用与幼儿的思维特征、文学能力和审美心理密切相关。高频率高密度反复手法的运用,契合了幼儿特殊的文学能力的需要;丰富独特的反复形式,强化了作品的游戏色彩,满足了幼儿追求游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