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诗经》中的《周南·关雎》是国风的首篇,它的艺术手法一直为历代学者所称道。本文主要从它的比兴手法、叙事特点和描写梦幻中的爱情三方面发表一点粗浅的见解。先说比兴。朱熹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念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诗经》中《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相似文献   
2.
宋之问是初唐诗坛上一位擅长创新变革的诗人,其诗歌的创新意义体现在诗风上革除了齐梁诗柔弱、呆板的余绪,追求意境开阔与自然流丽;诗歌题材上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诗歌;而在五言律诗形式上将声律、对偶、篇制三者统一的形式作了与实践上的最后定型。这些都为盛唐诗的繁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元代著名南戏作品《琵琶记》,以其对民间故事的成功改编,悲剧结构的成功设置,甚至是在情节上明显的疏漏,制造了一出较为典型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剧本改编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点,并认为其结构的缺失之处在于,在本剧的后面部分关目中,以由“悲”转“喜”的大团圆结局对其悲剧性有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4.
阮籍的《咏怀》诗是魏晋时代诗人创作完全个性化、心灵化的代表。诗人特别善于运用各种精彩纷呈的意象曲折地表达其思想感情。而最能体现诗人在残酷的黑暗现实中徘徊、苦闷、孤独无望心境的则是其中一组“失路”意象。这组意象充分表达了诗人在“进退失据”、无路可走的现实中仍不懈地探索人生之路的曲折追求。  相似文献   
5.
传承“非遗”背景下的高校戏曲史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中国戏曲史专题课程教学改革,既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又要结合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的调研与考查,使学生对"非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更要结合戏曲的表演性特征,福建地方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影像的放映、讨论以及师生参与表演互动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