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后辅导"四个教学环节,对制约当前初中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做好备课,扎实上课,有效练习,精确辅导"的优化要求,均衡各环节侧重程度,合理分配教学用力,切实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煤沉陷区的移民安置,涉及农村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关系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是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淮南市针对采煤沉陷区失地农民进行的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在实践中有序推进,获得了失地农民的认可,对同类资源型城市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在沉陷区移民安置中也存在搬迁安置信息不畅,就业政策落实不够等问题,需要为失地农民提供综合性的移民安置服务平台。解决农民发展和安置中社区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德国战败初期,盟国为防止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德国复活,实行了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政策.由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冷战的开始,各占领国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其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都同制定政策的本意或多或少地不符甚至违背.但是纵观1945-1949年德国的发展,应当承认,"四化政策"的推行基本上符合了当时德国的实际情况,为后来西德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腾飞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文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者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中国同时与美、苏领导的两大集团关系恶化,中国外交环境出现了困难。面对困境,中国领导人及时地调整了对外战略,使中国外交环境得到改善,也为冷战格局的变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1964年中法建交,就双边关系而言,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就国际关系而言,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法建交在两国外交史上和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晚清皖江地区水灾频发,农业歉收、绝收,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灾民众多,甚至出现人口伤亡,经济发展遭受巨大冲击。《申报》在皖江地区报灾和赈灾方面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刊载了大量官府与社会力量在皖江地区进行的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义赈等赈灾活动,对皖江地区灾务活动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70年代, 联邦德国在对发展中国家执行的经济援助政策中,奉行务实主义的原则,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很大实惠.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德国的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