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罗发明 《课外阅读》2011,(10):326-326
“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说明视觉感知在信息收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视觉感知,则不仅能塑造教师形象,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赏析并升华到更高层次。其具体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就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分析了在教育新形势下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一部宏伟巨著,自产生以来,就海内外人士对其研究程度之深,研究范围之广来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别的作品能出其右。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相当多的成果都是从文艺学角度来研究的,而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特别是从满语角度来分析研究的则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部产生于清朝乾隆中期的作品,成书时满汉融合导致语言由接触、渗透,继而最终满族改用了汉语,所以,这部作品中必定还遗存一些满语词,其中又保留着满族人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试就《红楼梦》中一些满文化语词的音义演变来探讨满汉语言转用规律,以期为民族接触后的语言演变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为作品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