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教走廊·开栏词]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在30年代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之时,欧洲几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本可以协调行动,加强联合,共同制止法西斯戕害人类的行为。然而,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以邻为壑祸水外引的绥靖策略,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对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我们了解较多,但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就介绍很少,其实苏联的行为一点不比英法逊色。  相似文献   
3.
怎样上好历史课?我认为历史是人性的学问。既然是人,就有探究的天性、思想的骚动、生活的志趣,就有合作的欲望、逻辑理性的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一切,从人才具备的品质里剥离出去,把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变成硬性灌输的场所,把充满想象力的人变成了一只只填充的容器,则必然失败。泰戈尔当年曾感叹:“教育与生活的分离,越来越严重,如果永远脱离现实生活,我们靠什么力量去发现真理呢?”人性的历史教育,就是绝不把学生变成一只塞东西的行囊,而是促其成为一个会思想的学习者与合作者,唯此,我们才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4.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我和同事们一道,齐心协力,努力探索,在情境化教学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基于认识思考意义,在反思中理解情境化教学;基于理论把握特性,在实践中完善情境化教学。下面所呈现的是我们的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