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兴松———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给我们塑造的鲜活形象是“学者型教师、实践型专家” ,也许更具特色的是“教学艺术的拓荒者、教学方法的改革家”。本刊连载胡兴松老师撰写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首论与“续论” ,既源于实践 ,又高于实践 ,以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实践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及语言表达的个性魅力 ,再次在全国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受到了一致好评 ,甚至为许多教师所仿效和实践。这一研究成果 ,既丰富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研究 ,又促进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我们期盼从本期起推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再论”更上一层楼 ,引领广大教师步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三、哲学研究新视点———发展问题、文化问题、交往问题(一 )发展问题。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我国学术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其讨论的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1 关于发展的概念及发展观的演化。一般而言 ,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 ,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发展观是人们对世界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目前哲学界研究发展观是狭义的发展观 ,即社会发展观。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 ,发展观是不断演进的。有人认为发展观主要经历了“单纯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捕蝉者说一天 ,孔子带着他的学生走进一片茂密荫郁的树林歇凉。正逢一位弯腰驼背的老汉站在树下 ,用顶端涂着树脂的竹竿捉蝉。只见他一粘一只 ,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于是 ,孔子问老汉 :“你捉蝉这般巧妙 ,其中有规律吗 ?”老汉回答 :“当然有。蝉很机灵 ,一有风吹草动 ,它就逃了。因此 ,首先要练得手拿竹竿不晃动。放两颗弹丸在竹竿顶端不掉 ,捉蝉就有了一定把握 ;放三颗弹丸不掉 ,捉十只才会逃走一只 ;放五颗弹丸不掉 ,捉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光这样还不够 ,还要善于隐蔽自己。我站在树下 ,就像半截树桩 ,伸出手臂 ,就像枯木朽枝。”老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再论(四)●机智应变艺术胡兴松“机智应变”亦称“教学机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具备了这种教育能力,就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巧...  相似文献   
5.
教学如同作战,需要未战先算、知己知彼,审时度势、布局谋篇,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方能出奇制胜、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教学兵法,是教学的精髓所在,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是教学智慧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兵法大有用武之地。为此,本刊特约胡兴松老师,以此撰文,专论思想政治课教学兵法,旨在引领您走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兵法的神奇天地。让我们热情关注教学兵法,灵活运用教学兵法,不断拓新教学兵法,永远跋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兵法的征途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爱学”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是行为的动因。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可能达到“入迷”的程度,便不会出现执着的追求,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诱导他们“爱学”。激发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与我无关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书房里思考问题 ,仆人忽然闯进来 ,大声嚷着 :“家里起火了 ,家里起火了 !”黑格尔不耐烦地回过头对仆人说 :“家里的事应该告诉太太 ,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过问家务事吗 ?”●水火之争在近代地质学史上 ,曾有一场长期的争论———水成论和火成论的争论。水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 ,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火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 ,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讲水的就排斥火 ,讲火的就排斥水 ,水火之争 ,愈演愈烈。有一次 ,两派在英国爱丁堡召开学术会议。先是唇枪舌战 ,继而便拳打脚踢 ,真是…  相似文献   
8.
教学艺术既是一个教学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教学实践课题。教学艺术的理论研究必须以教学艺术的实践创造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而言,从实践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艺术创造,解决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条件、过程、原则和方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世人的心目中 ,哲学家也许是专心思考的“思想者” ,也许是口出狂言的“神经紊乱者”。无论怎样评说 ,这些圣哲已远离尘世 ,步入其“理想王国”。然而 ,他们深邃的思想和富有哲理的命题 ,却历经千古而不衰。虽说众多哲学问题至今仍无定论 ,但我们领略一下先哲们的思想与风姿 ,肯定是有价值的。他们在您的心中或许会产生阵阵涟漪 ,或许只像水过鸭背一样不留下任何记忆 ,这都无关紧要 ,权当您观看了一部电影 ,或欣赏了一场交响音乐会 ,或浏览了他人精彩的网页 ,或在“QQ”中与“E网情深”者进行了一场心的碰撞。如果真是这样 ,我们要说 :…  相似文献   
10.
弗兰西斯·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Bacon ,156 2~ 16 2 6年 )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 )。他在《论说文集》中有一段隽永的箴言 :“历史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精明 ;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伟大的复兴》第二部分《新工具》中 ,他更鲜明地指出 :“人的知识与人的力量是合二为一的。”这一命题被后人简化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千古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意为 :一旦人们认识了自然 ,也就获得了知识 ,获得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