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和谐教育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校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强调学生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注重自我修养。学校环境中各种资源的和谐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胡展航 《中国教师》2013,(14):17-2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奉行"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进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创新。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期《专题策划》邀请相关前沿人士撰文,带领读者明晰理论、了解经验,从而加深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但是,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信息技术是否会影响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胡展航 《现代教育论丛》2002,(6):62-65,53,4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出现了以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现象,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是前所未有的,它必将全面影响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面对教育信息化扑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和谐教育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校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强调学生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注重自我修养。学校环境中各种资源的和谐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教师心灵的和谐直接影响学生心灵的和谐。人格尊重和文化尊重是学校构建人际关系、族群关系和各种资源关系的必要前提,也是校园环境整体和谐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7.
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各种预设的问题及实际应用.数学课堂也是一个不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构建的思维过程.数学课堂让学生从冥思苦想中变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光芒四射,诸多问题也随着角度的变换迎刃而解,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8.
番禺自古便人文荟萃,庠序繁盛.如今,蓄势待发的番禺教育更迎风而上,于2010年提出了"上品教化,首善番禺"的构想,大力推进"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一、参与式教学的成效 教师教育观念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和教学反思的新变化.在我校推行参与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体现在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师观的改变.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参与课前预习或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生成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当前,中学数学学科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件制作、运用方面存在以下不足:重视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贪求多媒体的形式多样,不顾及教学效果;重视演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应使教学实践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要把数学实验引入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了个性化的发展性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联成一个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真实.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