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学家王希杰教授曾在《语文月刊》上发表过一篇关于成语新解方面的文章,王先生称之“反成语”。笔者得其启发,也写作了一些这类文字。今特组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有一回我去村西头的小河钓鱼。咬钩了,咬钩了,我猛地一提,一条大鱼钓出水面。我兴奋而紧张地收钩,哎呀,鱼儿又掉到水里,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有部分学校和老师,常常犯叶圣陶先生曾批评指出的毛病:"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1;也有不少的"作文教练",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自己就是不"下水";还有语文教育者,把学生关进书斋,埋头书堆,书本成了学生的唯一世界。这样悬在半空中的写作教学,不能脚踏实地,接不了地气,从而导致教师写作指导"底气"的虚乏和学生习作"才气"的短匮以及"灵气"的寡缺。怎么办?对症下药,让我们的写作教学"接地气"。一、下水→指导:自成之蹊上蕴蓄"底气"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周学祁早在二十多年前,提出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细节是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细小的与教学相关的行为、方式与状态。出色的教学细节,应是充满思辨、创意和灵性的,它表达着施教者的教学理念,折射出施教者的教学机敏,蕴涵了施教者的教学工艺。《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细枝末节,构建起精彩课堂。本文立足中学语文,摭谈"教学细节的智慧呈现"这个话题。一、预设细节,期待艳丽,精当推进教程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  相似文献   
5.
林纾在《春觉斋论画》中说,那些绘画大师“多在人不经意处格外经意”。其实,文学亦然。像“称呼语”,人们往往不经意,但文坛高手们却格外着意,使之在作品中发挥出独特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渔者生活被看作一种闲适雅致的生活。文人墨客往往喜欢在渔夫身上寄托情怀。唐代诗人郑谷的《淮上渔者》,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写得的确是轻松舒畅、令人向往。诗云: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获花中。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忽略了其人文性,导致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削弱和个性的泯灭,甚至道德的滑坡.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性回归,教师要储备知识,树立人文榜样;对课文要挖掘要素,注重人文感悟;课堂要创设氛围,体验人文情感;作文要创新训练,力求人文关怀;阅读要尊重自主,讲究人文选择;课外要鼓励延伸,拓宽人文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田园诗以其清新明丽的风格、淳朴悠然的情趣,深得人们的喜爱,而“牧童”则是田园舞台上的主角,几乎成了隐居文人、失意官宦理想中的“自由神”。但是诗人们只是在牧童身上寄托其理想而已,真正让他们去过那种整天与牛打交道的生活,恐怕是受不了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代诗人,他们能以赞赏的眼光去观照田园和劳动者,使诗坛之上,吹进了一股夹着青草味、泥土味、牛粪味的阵阵清风,这已是很了不起的了。  相似文献   
9.
10.
见风使舵 只因他顺着风向的改变而改变了航行的方向,你就指斥他立场不稳、游三滑四吗?殊不知。这正是他的智慧所在啊!诚然,没有目标、毫无主见、轻易改道转向的人,并不值得称道。我们赞赏的是面对海上的瞬息万变,能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盲目莽撞、不固执己见的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