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我校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按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层次上升模式展开,建设了完善的工程制图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实际表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我校于2009年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以此为契机,我校的微机电系统与纳米技术系列课程体系与内容也进行了重新规划与建设,本文对此作了简单的总结、回顾与思考。在对比分析并借鉴参考国内外名校相关领域对本系列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介绍了我校新的微机电系统与纳米技术系列课程的体系建设、内容建设、课程实验及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3.
董培涛  李娟  张湘  夏明爽 《教师》2011,(32):59-59
本文介绍了我校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按“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层次上升模式展开,建设了完善的工程制图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实际表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这一新举措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指导学生获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该项目的执行,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与交流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剑  董培涛  肖定邦  吴学忠  高勇 《教师》2013,(26):12-13
就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而言,学科交叉和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建设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发展的又一个战略举措。以我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械学科为例,本文就中心建设的管理机制、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舜洲  董培涛  吴小梅 《教师》2013,(20):99-100
本文分析了"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要求及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论述了几个能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及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学历教育合训”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了原有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