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证明力理论是个不完善的理论.原因在于:传统中的德治理念不自觉地改造了自由、公平和正义的观念,证明力理论因此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也蒙蔽了它与诚实信用原则之间的因果性联系.在面对现代性法律的诉求时,证明力理论已无力应对.对其改造的基础就是恢复其与诚实信用原则之间的因果性联系.论证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采用日常语言分析、比较等实证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化是中国现代法制社会形成的本质规定,契约社会必然和法制社会相联系。创造适应契约关系生长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思想观念环境,是推动契约社会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论述了市场经济与民族法律精神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推动着我国民族由传统法律精神向现代法律精神的转换,即从道德神圣到法律神圣;从崇尚身份到崇尚契约;从群体本位到以群体为参照的个体本位;从追求社会大同到追求公平与效率;从仰仗人格化的权力到仰仗非人格化的秩序。顺应经济关系变革和发展的要求,切实建立健全法律整合机制和以契约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模式,弘扬以群体权益和个体权益相统一的法律价值观,把效率原则纳入公平原则的轨道,以及在全社会造就尊重秩序、遵守秩序和爱护秩序的良好风气和氛围,以推动民族法律精神更新和重塑。  相似文献   
4.
一自我实现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所谓自我实行,就是人这一能动的主体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这一活动产品的占有、消费和享受来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活动。这一活动突出地表征了人所特有的能动性。首  相似文献   
5.
一自我实现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所谓自我实行,就是人这一能动的主体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这一活动产品的占有、消费和享受来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活动。这一活动突出地表征了人所特有的能动性。首先,自我实现是人这一能动的认识主体对现实自我的超越。即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根据自我的价值需求,通过联想、想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释、抽象与具体等认识形式来确定自我的价值取向,在多元价值目标中进行选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宪法实施30年来,始终奉行还权于民的宪治理念,在规范和制约国家公权力的实践中,拓展了对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路径,推动了政府的权力下放和职能转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治之路的追求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设计问题要富有趣味性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学 生的基本状况(包括学生的兴趣、需 要、学习基础、认识规律等),掌握教 材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根据教 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的重点、难 点、疑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 题。例如,在教"直线和圆的位置关 系"时,教师首先激趣提问:①同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权威确立和加强的内在根据的分析,阐明了我国现阶段法律权威缺欠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认为有必要通过大力弘扬法的社会功能价值,加强对国家公务员尤其是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和监督管理,改革现行普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途径确立和加强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当代价值取向的理性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取向是依法行政的灵魂和核心。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依法行政达不到最理想的现代化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摒弃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不正确价值取向,在理性上把握住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权力与权利的统一,政策与法律的统一,合法与合理的统一,实体与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