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文]魏文侯①问狐卷子②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 “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③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④拘。兄贤不过舜,而象⑤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⑥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选自《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为了解决当时雅典城邦公民只顾自己的现实利益,而普遍缺乏对城邦的责任感这一现实问题,在《理想国》中建构了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理想城邦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以所有公民都认真履行其城邦责任为基础。柏拉图从城邦产生和繁荣的角度论证了公民履行其责任的必要性,并将个人责任视为城邦幸福和个人幸福得以实现的基础,从而为城邦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感和比喻的文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创作中,对于一些不可目睹、不可触摸、稍纵即逝之物,如感觉、声音、时间、灵魂、气味等,该如何描绘呢?灵活采用通感、比喻等手法,便可使之化为多姿多彩,情趣充盈的有形之物。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到洛阳举进士不第而归。于是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过起“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途中写下了这首《望岳》诗。此诗题目虽为《望岳》,但全诗无一“望”字。细读精思,句句是写向岳而望,追随着时空的变化,沿着心理的轨迹,由现在望岳而遐想将来的登岳,从而描绘出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勾画出泰山磅礴的气势,苍翠葱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全诗用一个设问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相似文献   
5.
时间,这个物质的存在形式,本来是永恒的,任何人都不能左右它.然而,对于视时间胜似黄金,恨日月转瞬即逝的人来说,时间却是短暂而稍纵即逝的.时间啊,你慢些走!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缘起和烟台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验与思考为逻辑起点,从烟台市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公民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相似文献   
8.
[原文]殿中丞立浚(1),多言人也。尝在杭谒珊禅师(2),珊见之殊傲。俄顷,有州将子弟来谒,珊降阶接,礼甚恭,浚不能平。子弟退,乃问珊曰:“和尚接浚甚傲,而接州将子弟乃尔③恭耶!”珊曰:“接是不接,不接是接!”浚勃然起,掴(4)珊数下,乃徐曰:“和尚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选自宋代张耒《明道杂志》) [注释]①殿中丞丘浚:宋仁宗时丘浚举进士,曾任殿中丞。殿中丞是皇官中主管后勤供应的官。②禅师:佛家语,后泛称和尚为禅师。③尔:如此。④掴(guo):用手掌击打。 [译文]殿中丞丘浚,是个喜欢说…  相似文献   
9.
10.
翻案诗是对前人的诗旨诗意翻案,对前人之意表示不同见解,别出新意,另辟洞天。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古人在咏史、咏物等方面的翻案诗最为丰富和精彩,以下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