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又一种新的媒介一博客,在今天成为公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平台。但它的出现同样引发了诸多与权利相关的法律问题。本文试图从言论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在博客中发生的权利冲突,探讨权利规制在虚拟空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法的价值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和研究,在劳动立法领域同样如此。在协调利益冲突的过程中,《劳动合同法》中承载核心价值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价值取向发生了矛盾。对此,该怎样选择,如何重新定位?密切关注具体的时代环境和劳资关系,谨慎稳健的推进制度的改革,应始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价值取向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2010年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为中国工会制度建设方向的调整带来一定的启示。新生代工人的权利觉醒,改革三十多年的经济成就以及保障民生的战略理念都成为工会大有可为的利好因素。加强基层工会的建制保障,切实维护工会的经济职能,建立多元化工会组织,这些可以成为工会制度建设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2008年始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把全球经济拖入可白的深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踵而来.<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设计强化了立法进行解雇保护的决心,在重重危机面前让不少用人单位更为揪心.本文立足劳动立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之脉络梳理,分析其在劳动合同制中的地位演进,重点探讨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角色定位,以期为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0年南海本田停工事件反映出当前我国工会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基层工会组织的天然缺位;地方工会职能的扭曲错位;工人代言人的处境艰难。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有资本力量的步步强化,工会生命力基础一再削弱以及工会代表权强有力保障机制的缺乏。在劳工阶层与资本之间的博弈对抗愈演愈烈的趋势下,中国工会的制度建设方向迫切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