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Na2O2与H2O反应后的试管里滴加酚酞溶液,加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振荡红色溶液或放置一会儿,溶液的红颜色便褪去而消失了。那么,究竟什么物质,使红颜色消失了呢?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在做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检验生成产物(O2 、NaOH)的实验时 ,当检验O2 结束后 ,向里滴加 0 5%的酚酞溶液 2滴 ,溶液呈现红色 ,振荡 ,红色褪去成为无色。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红色消褪了呢 ?为了弄清生成物和褪色原因 ,特作实验探究。2 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实验2 1 分析讨论Na2 O2 和H2 O已经反应 ,无剩余Na2 O2固体。生成物有O2 (用带火星的木条已经检验证明 )和NaOH (用酚酞和CuSO4溶液以及焰色反应检验 )。那么 ,是NaOH使酚酞所显示的红色褪了色 ,还是生成的氧气或生成的其它什么物质使红色…  相似文献   
3.
1 实验装置说明 :①为弯成螺旋状的铜丝 ,②和③为玻璃导管 ,中间用乳胶管连接 ,在乳胶管上有一止水夹K ,B试管中装有 1molNaOH溶液。2 操作过程2 1 照图 1所示装置安装。2 2 打开止水夹K由漏斗向装置中加入浓硝酸 ,直到浸没Cu丝为止 ,关闭止水夹K ,Cu与浓硝酸剧烈反应 ,产生红棕色的NO2 气体将浓硝酸压回漏斗 ,铜丝和浓硝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让学生充分观察产生的红棕色的NO2 气体 ,断开玻璃管③ ,由漏斗口倒出浓硝酸 (倒酸液时打开K)。2 3 重新固定U型管连上玻璃管③由漏斗中加入 1∶3(体积比 )稀硝酸 ,稀硝酸将U型管中的…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实验2—8,2—9),还是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P56),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时都是通过两个相似装置,利用加热的方法分别进行演示实验操作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该实验虽能说明碳酸氢钠没有碳酸钠稳定,受热易分解,但费时,不经济,浪费能量。将两个实验集中在一起一个时段同时进行,不仅省时节能环保,而且便于对比观察,现象非常明显,一目了然。现对实验创新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在做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检验生成产物(O2、NaOH)的实验时,当检验O2结束后,向里滴加0.5%的酚酞溶液2滴,溶液呈现红色,振荡,红色褪去成为无色.  相似文献   
6.
NO2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氧化物.NO2能否用浓H2SO4来干燥,一般资料都没有说明,以下两个实验,能很好地证明NO2不能用浓H2SO4来干燥.  相似文献   
7.
如图1所示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填写正确选项标号).  相似文献   
8.
如图 1所示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 ,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填写正确选项标号 )。图 1   A 铜屑和浓硝酸B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C 电石和水D 碳酸钙和稀盐酸要正确解答这个题目 ,一是必须弄清A、B、C、D四个选项的反应原理 ,尤其是反应的条件 ;二是必须仔细观看实验装置图 ,弄清各部分装置的含义 ,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综合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分析与解答如下。1 反应原理  四个选项所涉及到的反应原理分别是 :A Cu + 4HNO3 (浓 )   Cu (NO3 ) 2 +2NO2 ↑ + 2H2 OB MnO2 + 4HCl (…  相似文献   
9.
1设计背景与用途 该实验构思设计来源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硫及化合物部分里的实验4—7和4—9。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仪器和药品 直流电源,PH试纸,滤纸,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带导线的碳棒两根,胶头滴管,玻璃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