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文婷 《华章》2007,(12):233-233
本文从反映后期近代汉语概况的文献资料《聊斋俚曲集》入手,排比归纳了文献中反复问句的三种形式,着重描写"VP-neg"式反复问句中否定称代词的使用演变情况,同时试图揭示与现代汉语方言中此种类型反复问句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合阳县位于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其方言则可归入中原官话汾河片。该方言典型的文白异读包括: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送气/不送气;古假摄三等麻韵字今读低元音/高元音;古宕、梗摄舒声字今读阴声韵/阳声韵;止摄合口三等字今读齐齿呼、撮口呼/开口呼、合口呼。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32个少数民族,语言上主要以汉语和蒙语为主,因为地处东部,呼伦贝尔方言有东北方言的一些特点,但又和东北方言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东北方言中的形容词,很有地域特色,本文主要对呼伦贝尔方言中的形容词的特征,构成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开阔语言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合阳方言中的“四字格”、“使感结构”、“人品词”等特殊词汇现象可以反映出该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同时还可以透视其地域文化特征,对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结构模式、语义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角度对以上几类特殊词汇现象作了描写和考察。  相似文献   
5.
凤头式 凤头式教学是使得课堂教学有一个漂亮的、吸引人的开头。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  相似文献   
6.
7.
实施新教材课改以来,许多教师开始钻研新教材与老教材的不同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达到与时俱进。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在处理上直接就抛开书本,用老教材的框架备课。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有了知识内容,但学生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不利于学生以后学习的深入。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设计的各个栏目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以达到活用课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用比值定义物理量 ,即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去定义第三个物理量 ,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简称比值定义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比值定义法也是定义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 .如 v=st,P=Wt,ρ=mV,E=Fq等 .科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第一次向学生介绍比值定义法 .因此 ,教师在这里用一定量的篇幅向学生介绍比值定义法 ,必将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而现实中 ,大多数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 ,本身并未弄清比值定义法的实质 .本文主要从速度的建立过程出发来说明比值定义法的本质含义 …  相似文献   
9.
东北方言四字格是指形成于东北民间口语中的由四个字组成的固定的语言片断,在日常交际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极高的使用频率。本文将从结构、修辞以及自身特点的角度对东北方言四字格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载体。呼伦贝尔方言不仅体现了呼伦贝尔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反映了呼伦贝尔的民族习俗与文化和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