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入,试题评价已经成为改革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抓住试题评价的要点,将数学文化、生活素材、挖掘潜能以及实践能力融入其中,有效发挥其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下,惠女形象的绘画图式,依然以她一贯的坚韧与美丽的图像符号,在国内各种画展频繁出现。在这种近乎模式形象创作的延续下,惠女形象除了本身符号般的象征以及民俗表象意义外,很难进一步揭示惠女更为鲜活的人性元素。本文通过对惠女绘画创作体验以理论的思考,尝试对其文化传承与超越进行补充诠释,从而体现与时代相吻合的文化意识,并期待这个地方典型民俗审美形态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  相似文献   
3.
蔡永辉 《文教资料》2005,(31):156-15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很显然,如何注重情感熏陶、美感引领;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1郾培养母…  相似文献   
4.
特定的历史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泉州古建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促进了其石构件的艺术发展,从而形成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泉州建筑中的石文化。通过展现泉州古建筑精致美观的石雕装饰、巧妙构思的石构件细部处理等艺术魅力,增强人们的古城文化保护意识,为现代建筑中石雕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诠释油画创作的过程,对比西方与中国艺术审美境界的不同追求,剖析油画创作中依托本土精神实质的重要性。并对本土油画创作的观念和审美趋向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水彩画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内发展的现状,分析传统美学思想的变化对当代思潮的影响。进一步思考中国水彩画种在当代多元化语言迅速发展中。应当如何传承与超越并寻找与时代相接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闽南文化大力发展的需求,对于如何有效的保护与传播闽南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闽南俗语推广的研究,以近年出现的惠女阿芳画说闽南为个案研究,围绕其“闽南俗语”这一艺术创新语境而展开,其内容的通俗、生动与时代感气息,充满了浓郁的人性生活与艺术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的视觉感知,这恰好是当下保护与传播闽南文化必要的传递形式。以图像诠释文化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从绘画作品蕴藏的内涵,剖析西方文艺复兴至19世纪历代画家的人性表达的变化,从而肯定这段时期的绘画在人类绘画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方油画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其的赏析方法却与国画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首先探讨了西方油画作品的流派,然后从西方油画的构成——笔触和色彩两个方面探讨了其美学赏析方法,最后从油画的灵魂——意境方面讨论西方油画的美学赏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