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洗衣机排水泵注塑模具型腔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静力和型腔疲劳寿命进行分析,找到损伤最严重的节点位置,对其进行疲劳优化设计,并运用可靠性设计理论中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方法计算出模具型腔可靠度.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模具型腔压力值的增加,型腔的最大应力和变形量也随之增加,最大应力发生在型腔底部,型腔寿命的最小位置均出现在型腔内侧底面与侧面的圆环处,与其各自应力集中点位置刚好吻合,注塑模具型腔可靠度为0.888 8,型腔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曲线拟合方法的特点,讨论了三次样条曲线和参数三次样条曲线的拟合方法在螺杆截面廓形拟合中的应用,给出了拟合的方程,并用实例验证了拟合的效果.同时解决了拟合过程中的单调性、失真、端点切向量的确定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该方法为精确地生成刀具轨迹提供了光滑的型线方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模具型腔的高效数控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切削带宽方向分区的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先将参数曲面进行离散,然后求出各离散点的任意切削带宽方向与带宽大小的关系函数;在UV参数图上表示出此点在取得最大切削带宽条件下的带宽方向,并对离散点的带宽方向进行聚类划分;分片后,根据切削带宽的方向对各分片区内首条加工轨迹进行优化;进而使用等残留高度轨迹规划方法,生成模具型腔精加工的刀具轨迹.仿真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气体绝缘开关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很广,其中的电流互感器是该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文章阐述了各类常用电流传感器的优缺点,并综合各种因素选择Rogowski线圈作为检测电流的传感器;设计了Rogowski线圈系统,包括线圈结构设计、积分器设计以及屏蔽层设计;模拟100 A电路回路装置进行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产业转型开放的需要,助力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推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产业与教育沟通的桥梁,其产权融合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学院既要明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产教融合能力的本质内涵、理论依据,还要从教师发展的上、中、下游阶段(环节)提出发展规划和具体举措,更加有效地培育和提升教师...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有些专业招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向博士层次提升。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高职内涵发展、“双高校”建设项目、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客观需求上均要以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为支撑和引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基于卓越职教师资培养探索构建“工学+教育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校—企—校”实践育人体系、教育学与工学“嵌入式”科研培养体系、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了高职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种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高校研究生培养既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做法,也不能纯粹套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研究人才,应具有的独特性和复合性。本文从“双导师制”、“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双基地”“双高人才”“双证书”几种模式探讨了“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了研究生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种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高校研究生培养既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做法,也不能纯粹套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研究人才,应具有的独特性和复合性。本文从“双导师制”、“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双基地”“双高人才”“双证书”几种模式探讨了“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了研究生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模具型腔粗加工的特点,提出了二维当量载荷的概念,构建了模具型腔层切加工的切削力曲面模型,并对建立的切削力曲面模型进行进给速度优化。实验证明,该进给速度优化策略对提高模具型腔加工效率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