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有关接触物系接触点的速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常有涉及,也归纳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由接触物的力学性质及"接触"的约束条件可知,沿接触面法线方向,接触双方必须具有相同的法向分速度,否则将分离或形变违反接触的约束条件.根据接触物系接触点的相关速度特征,很多教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1.旧教材对光的教学都是按照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分两章进行,两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相对独立.高中物理新课程光学教材,突出"光的本性"这条主线,将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全章教材内容编排灵动活跃,贴近光学研究的新技术成果,具有时代气息.2.教材在光折射现象研究中得到折射定律后,及时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从实验中得出的折射定律(sinθ_1)/(sinθ_2)=n_(21)与从惠更斯原理得出的结论形式一致,是否可以推测光可能是一种波?"光线"是否应该是光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又是高考的热点.这部分内容概念紧凑集中,且与力、电、磁等联系广泛,内涵外延丰厚.进行专题复习时,应根据这种特点,进行整理归并,提升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比对,引领学生着重提升对下列七组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竞赛和近年来十分热门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有一部分平衡问题,如果应用常规办法求解往往需要列复杂的方程和烦琐的数学运算,如果对这类问题应用"元功法"求解将会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本文从什么是"元功法"、为什么要用"元功法"解平衡问题以及如何用"元功法"解平衡问题三个层面向读者展示应用"元功法"求解平衡问题的巧妙之处。  相似文献   
5.
袁张瑾 《物理教师》2009,30(8):50-52
传送带问题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是以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客体.对于此类兼具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历年来都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如何让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正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初衷.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在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传送带问题的解题关键是在动态分析传送带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运动学、动力学、能量知识和图像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袁张瑾 《物理教师》2014,35(11):70-73
传送带上的能量问题是十分常见的力学问题,凡是这类问题均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能量层面分析,即观察电动机做的功转化成哪几部分能量,分别求出各部分能量值,便可得到电动机做功值;二是从做功层面分析,即研究带动传送带匀速运动的外力大小,通过功的定义(力和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来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