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詹洁月 《班主任》2023,(12):20-21
<正>【案例描述】一天,上课铃响过了,好几个男生还在连说带笑地攀谈着,不时发出难以抑制的窃笑,见我来了才抿着嘴回到位置,间或还相互偷瞄一眼。“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不由得问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第四组后排,脸上还带着点儿羞涩与“不怀好意”。看着一时间不知所措的小宇和深深低头的小尔,我顿时嗅出了充斥在教室里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暧昧”气息。  相似文献   
2.
詹洁月 《生活教育》2012,(12):67-68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课程。活动的介入,激活了品德的课堂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对"活动教学"缺乏真正的理解,导致品德课堂教学走进了:众星拱月,冷旁观;生搬硬套,缺灵动的活动误区。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课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性",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让"活动'生活化;让"活动"体验化;让"活动"情感化;让"活动"个性化.教师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真实、有效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