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学会阅读教材.新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为学生阅读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初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回答问题,掌握知识点.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材中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出重点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接下来,我结合教材特点及教材所编录的数学史料,数学与文化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近年来,各式各样的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热点.适当地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的训练,既能打消学生"数学阅读无用"的想法,又能为中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的价值.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把有关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