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影像是构成摄影图片和电影、电视画面的主要元素。本文尝试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影像在中西方语境中的概念流变,以及在当代话语中的阐释与理解。西方文化的影像更强调本体论意义上的影像内涵,由影像的表象去探求其背后的实质。影像只是一个介质,由此强调摹拟物与实物之间的无限逼近,在艺术手法上强调逼真感、真实感。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对影像概念的理解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并不着意于从影像出发去认识其背后的那个真实世界,而是用影像的虚幻性来触发对心灵世界的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教育在短期内迅速扩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改革新闻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法,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以及形成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以建立新的新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体系,提高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新闻专业合格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赖新芳 《当代传播》2011,(3):110-112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时尚,其中有一部分是从社会焦点事件中提取出来的片面化符号,具有密切的现实切己感,这些符号的创新基于对象、媒介和解释之间关联重组.首先,由于网络话语空间提供了平等会话的情境.其次,作为虚拟身份的言语者基于交往行为,在论证过程中,用有效性要求检验报道中的言论,用事件的真实性、言语者的真诚性标准检验公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