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当今的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常常是以所谓的理性的科学分析来替代从整体对文本的触摸,企图用推导数理公式那样来完成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结果不仅未能走进作品的内心,反而将一个鲜活的生命解剖成了一堆毫无灵性的碎肉,本文从文学的基本特征出发,强调在中外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文学的情感性.  相似文献   
2.
从胡适开始对新诗的尝试,新诗创作就在文学的历史舞台上拉开了它的第一幕。尔后,郭沫若、朱自清、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化战将们都开始了新诗的实践。在传统古体诗词的笼罩下,在众人的不理解之下,他们开始了艰难而又曲折的新诗历程的寻找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胡适开始对新诗的尝试,新诗创作就在文学的历史舞台上拉开了它的第一幕。尔后,郭沫若、朱自清、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化战将们都开始了新诗的实践。在传统古体诗词的笼罩下,在众人的不理解之下,他们开始了艰难而又曲折的新诗历程的寻找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5.12”地震诗潮是文学史上少见的诗歌现象,它的出现不但使诗坛再度活跃,而且开阔了诗歌新的意象天地;从创作者的身份、传播方式以及创作方式来审视,地震诗歌都具有一种“草根性”;这种集体创作与集体式的抒情,更是继二十世纪以来诗歌精神的皈依与再度高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