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育未来公民“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整个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德育方面,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是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应与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有机结合,使诸教育围绕养成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2.
赵成辉 《地理教育》2013,(Z2):26-27
什么是教学的时效性?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作了精辟的概述:"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时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学生知识的获得,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教育未来公民“学会做人 ,学会关心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是整个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德育方面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是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应与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有机结合 ,使诸教育围绕养成教育目标 ,优化教育方法 ,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一、养成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知到行形成正确行为品德 ,需从道德认知出发。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的重要阵地。把握“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