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具有发散与聚合、高效记忆的优势,可将其与语文群文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本文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阐述群文阅读运用,以拓展教学途径,提高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永胜  赵海潮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171-171,17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全国目前有85%左右的新搬住房居民要对住宅重新内装修。由于当前居民在住宅装修中由于对住宅装修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住宅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性能,而在住宅内部随意进行改造装修,这种随意性经常导致住宅的安全性能下降,轻者使住户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重者(如遇到地震、火灾等)将会对整幢楼房住户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引起重视,下面就家居装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通常控制措施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化学科的自身特点.化学,是植根于生产和生活的一门自然科学.有人说:“今天,化学已将手伸到了一切领域,我们的生活一时都离不开化学.”从人体自身的变化到大自然的变迁: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到大规模的化工生产,到处都有化学变化的足迹,这些无穷无尽的化学素材,以及教材中较为明显直观的实验,只要得到巧妙的加工,恰当的应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化学学习兴趣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1、化学学科具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易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当学生们看到余烬的火柴在氧气中复燃,看到溶液中各种鲜艳的颜色变化,听到爆鸣气如此大的声响,触摸到浓硫酸稀释后烧杯温度的变化,这一个个新鲜奇异的现象,就象知识的浪花推开了他们心灵的门扉,引起了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追求.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条件与时机.如此优越的客观条件,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的人称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因为它情况复杂,变化较多,时代久远,远离现实,讲起来比较困难,稍不留心,就出差错。行文中,除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外,还有自称、对称、他称,谦称、尊称,有的还以字、号、谥号、郡望、官职、排行相称的,更有将姓名、字号、谥号连用一起的,变化之多,应用之复杂,有时真让人闹不清。比如,关于帝王的称呼,就有:余一人、一夫、独夫、天子、皇帝、寡人、寡君、孤、  相似文献   
5.
赵海潮 《语文天地》2015,(11):80-81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良好的知识设计,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语文课堂提问。在提问环节中,教师若是能够采用有效的提问方式,就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提问,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一、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大多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在日常的学习中探究和摸索新的知识。因  相似文献   
6.
二、一般人之间的称呼。所谓一般人间之的称呼,是指除了帝王以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这一部分还可以分一般人称和特定人称两类。 1.一般人称。一般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A、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等。当“我”或“我的”讲。如: (3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相似文献   
7.
穆庆强  邹敏  赵海潮 《西藏科技》2002,(9):46-46,49
随着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2年来高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往年明显增加.2年来我科收治符合IS-FC/WHO<1979>诊断标准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11例.将其发生特点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8.
是谁卖爵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贾谊《论积贮疏》里的“岁恶不入,请卖爵子”一句,课本的注释是这样的: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年成坏,不能纳税,(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是朝廷卖爵,还是百姓卖爵,值得商榷。《汉书·食货志》里,是这样注注释的: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如淳曰:  相似文献   
9.
10.
医疗保险费用总额控制是我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重点,文章简述了总额控制的目的及概念,并针对总额控制支付方式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