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07,(12):118-119
《珍珠鸟》是冯骥才先生叙事抒情散文的精品之一。本文追随作者沉潜从容诗情画意的笔触,让读者体味到作者高尚的生活情趣和真诚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列举当今报刊上出现的诸多语言文字的硬伤,来反思当今社会语言文字的使用不当现象。认为有必要纯洁语言文字,杜绝谬种流传。  相似文献   
3.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1):152-152
作为江苏省五年制师范生“专转本”考试科目“大学语文”的指定教材和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错误颇多,指正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丐尊先生。1924年他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的文章,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并进一步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  相似文献   
5.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3,(12):26-28
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竞争化程度和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反复重申“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部分的“总目标”以及第三部分的“教学建议”中,多次提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使其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诵读的魅力     
诵读,不单单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现代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声音响亮、充满情感,沉浸其中、熟读成诵,抑扬顿挫、智达其意,本是诵读的应有之义。大凡好的言语作品,必讲求声调、气韵,必抒写切中肯綮的真知灼见,表达真实美好的人文情怀,古今同理。朗吟密咏,口诵心惟。或大气磅礴,如排山倒海;或涓涓细流,如小桥流水;或疏朗通透,潇洒飘逸;或缜密细致,绵里藏针;或简远自然,悠长醇厚;或秾艳热烈,光彩照人……这些都应是诵读的况味。  相似文献   
7.
“处”一般指处所,即“……地方”。这在先秦两汉,尤其是现代,其用法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8.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2):125-12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就是一种阅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思维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解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阅读,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9.
逯新君 《阅读与鉴赏》2007,(5):52-53,47
《故乡的榕树》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曾被  相似文献   
10.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每当飞机飞越在山脉中的一条溪流上空时,机长总会全神贯注地向下凝望,脸上充满了惆怅、回味、向往等复杂表情。有一次,副驾驶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机长,下面这个偏僻、荒无人烟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值得你如此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